pseudoyu

pseudoyu

Blockchain | Programming | Photography | Boyi
github
twitter
telegram
mastodon
bilibili
jike

周報 #99 - 離開 RSS3,迷惘與重啟人生

前言#

weekly_review_99

本篇是對 2025-07-092025-07-21 這週生活的記錄與思考。

2025 年真是神奇的一年,似乎漫漫人生本應發生的許多事都集中發生在這半年裡,比如結婚、蜜月旅行,又比如說人生第一次被裁員。

就結果而言算不上多意外,但依然有些感慨、難過與迷茫。

一個技術烏托邦的破滅#

前幾天去西湖的 Apple Store 換 Mac 電池,跟負責我的小哥聊了會兒天,他說:

“已經很久沒看到你這個使用強度的了,遇到的海康阿里的一般也要 3 年左右才會來換,你才用了 2 年不到。”

我回頭一想這就是我在 RSS3 的兩年,從各個維度來講,RSS3 都帶給了我許多。

這是我的第二份工作,我在「周報 #58 - 遠程工作這一年」聊到不少關於在這裡遠程工作的感受,又在「27 歲的自白:成長是一件很掃興的事」生日總結中一度覺得自己似乎找到了月亮與六便士之間的那個微妙的點,甚至自己的婚禮都成為了許多同事們第一次見面的團建,更別說與許多有創造力的同事們朝夕相處所帶來的技術力與視野的提升。

直到上週末得到包括我在內研發團隊幾乎整組原地解散的消息,是在深圳和同組的同事們面基時知道的。

說實話不算那麼意外,這半年來公司換了不少方向,也並不如之前那般能夠任性地做一些明知不討好市場卻有價值的項目,我們組花了兩三年打磨好的鏈上數據索引項目也因伺服器預算等等各種緣由而停擺。

雖然我所待過的公司並不多,但這幾年也結識了不少開發者,了解過行業百態,前段時間有聽到一個名詞叫 “工程師友好文化(Hacker-friendly)”,我想,RSS3 就是對此最好的詮釋了,所有人都飽含技術熱情與對所奉獻事業的笃信,充分的自由度,足夠的創造力。

因此得知這個結果的當下更多是惋惜,就像是一個技術理想主義者組成的烏托邦的破滅,對 Web3 環境的失望,對這個世界的失望,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聚起這樣一個團隊,也不知道未來這個行業甚至是這個世界是否還有我們這些人的一席之地。

看著正在硬件檢測中的電腦,小哥又問了我一句:

“你對這兩年這台電腦給你帶來的價值滿意麼?”

我沉默了。

單電腦而言,自然是遠遠物超所值,但這兩年裡的我呢?我不確定。

辛苦做的項目一個個廢棄,我熬過的日日夜夜真的有意義麼?我不確定。

小哥說大概要兩到三天通知我來取,我絲毫沒有猶豫遞給了他,這也大概是我第一次真的放心這麼長的時間不碰電腦,即使在日本新婚旅行的時候我也都是隨身帶著,生怕耽誤了什麼工作。

但我現在累了,就這樣吧。

迷茫與重啟人生#

公司在法律範圍內給到了合理的賠償,足夠我緩一陣子想想未來做什麼,剛好電腦也還在 Apple Store 維修,於是將這段時間作為自己的放空時期。

原本是想釐清思緒想想未來該做點什麼,但實際上要比想像得更加迷茫一些,甚至有些無所適從,真正可以不看 slack 消息不看排得滿滿的日程有些說不上的空虛感。

心理上沒準備好馬上開啟一份新的事業,真正做自由職業者吧,似乎也並沒有找到自己想全情投入去做的那個 idea,進退兩難。

還是學姐提醒了我,可以做一些自己曾經因為時間而沒辦法去做的事,想了許久,給「壹個村小」這一公益助學組織(詳見 Saka 的這篇「聊聊公益和助學」)投去了義工的簡歷。

兩年前我曾報過他們的短期實習,聊了一陣子,後來因為我有一份全職工作時間不足而並沒有入選,後來的生活裡也很難空出十幾天的時間在網絡不穩定的山區,而現在,或許正是合適的時候。

和他們電話面試 / 聊了許久,決定在 9、10、11 月份中的一些時間以義工的形式隨行他們去雲南會澤縣對學生進行家訪與選取新一批的捐助對象,訪問過程中也許也能拿到合適的捐助名額。

總結#

我想,比起虛無縹緲的去中心化理想,現在的我更想去靠近與幫助具體的人。

以這樣的方式重啟人生似乎也不錯,至於更遙遠的未來,或許我還要一些時間去思考。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