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eudoyu

pseudoyu

Blockchain | Programming | Photography | Boyi
github
twitter
telegram
mastodon
bilibili
jike

周報 #98 - 生活之書與 Agentic Coding

前言#

weekly_review_98

本篇是對 2025-06-092025-07-08 這月生活的記錄與思考。

收到了一本關於我生活的 “書”;聊聊對 Claude Code 和各類 Agentic Coding 工具的想法和使用方式;還有很多有意思的事。

生活之書#

yulife_cover

和友鄰 Reorx’s Forge 一樣收到了好友涂俊杰寄來的禮物,把 2022.5.28 這個頻道創建的第一條消息一直到 2025.6.6 日我今年的生日總結文章打印成了小冊子,一本名為 Yu‘s Life 的書。

yulifebook_firstpage

在現今這個把一切實體的東西電子化的時代,把這個頻道紙質化,變為一本能翻閱的實體書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恰如我的頻道名,我這三年的人生與生活似乎也因此有了觸感和厚度,隨機翻到一頁,都是過去的時間碎片。

我這個頻道 fork 自 reorx 的頻道,第一條消息就是 star 他的 n8n workflows,其中的大部分工作流沿用至今,穩穩地跑了三年,當時涂俊杰看到我的頻道來問我是怎麼做的,我把 reorx 的 使用自動化工作流聚合信息攝入和輸出 這篇文章推給了他,如今,我們像是散落在賽博空間的節點一樣連接在了一起,很有趣,也很感動。

yulife_wedding

想到當下度過的每一天每個想法都會在未來成為一行文字,似乎現在分享的哪怕微不足道的小想法也變得浪漫了起來。

不由得想到,如果再過三年,這本書大概會生長得更加枝繁葉茂吧,心裡也對未知的生活少了一些迷茫和焦慮,甚至隱隱期待了起來,大概這也是輸出與分享所帶來的能量的回流吧。❤️

Agentic Coding#

ccusage

這大半個月也順應 “潮流” 開始使用 Claude Code,又對 Agentic Coding 有了更深的一些認識。

我是從 GitHub Copilot 最開始 Technical Review 補全的時候就有開始用,幫我在工作中 “偷懶” 了許多,後來 ChatGPT 出來後也是開始複製粘貼代碼到聊天對話框解決代碼問題,再到後來深度使用了一年 Cursor,看著它從一個小眾工具上了神壇,也夾雜著體驗了 Roo Code + Gemini 2.5 Pro 的超長上下文,使用過 Augment,又到現在更智能的 Claude Code 等等。

其實我倒是沒有像很多人那樣覺得 Claude Code 太激進或是驚艷,想來可能是因為我在 Cursor 最早期出了 YOLO 模式(Agent 模式的前身)時就已經打開並且配置了幾乎所有命令行的 Auto Run,在我目前維護的不少項目裡 AI 代碼的含量可能達到了 80%+,甚至有部分小項目是純 Vibe 的,幾乎沒有自己手寫過代碼,也有一些靜態項目直接用 v0.dev 和 lovable 對著截圖直接生成了。

所以其實沒有像自媒體說的那樣 “安裝 Claude Code 5 分鐘後,我卸載了 Cursor”,但確實感受到了一些進步,似乎自己可以不再去維護那麼多提示詞或是給足上下文,它也能夠完成大部分明確的需求,短短幾天就感覺到了 Claude Code 這類工具形態的巨大潛力,或是 Agentic Coding 未來的可能性。

現在的 Agent Coding 工具有了更多員工或是 “實習生” 的感覺,並不是說代碼能力(我感覺他們在部分領域或是特定環境下的代碼力比我強不少),而是 “性格”,當我遇到一個技術問題或是像實現什麼功能時,我會先思考這是一個什麼樣的項目和需求,然後選擇不同的工具。

比如是像 {Folo} 這樣龐大而複雜的項目中實現一個完整功能,我會優先使用 Roo Code 外加 1M 上下文 & 思考拉滿的 Gemini 2.5 Pro,他像是一個代碼能力扎實的新員工那樣,在接手一個新項目時會先最大程度理解代碼的原有結構,它可能並不定如 Claude 模型那樣生成那麼高質量的代碼或是一次搞定,但通常不會偏離具體的需求太遠,而對這些新代碼帶來的一些小 bug 或是可優化的點則可以直接交給 Cursor 配合 Claude 4 Sonnet Thinking。

而像是 {RSSHub} 這樣一個代碼雖然龐大,但是比如新增或是修復一個路由時,其實只需要關注這一個網站的相關邏輯,最多十來個文件,這種情況下其實在自己搞清楚如何去獲取網站內容的技術方案之後,直接交給 Claude Code 是很不錯的選擇,他能夠像一個聰明的實習生那樣,寫出很漂亮的代碼甚至給出一些創新的方案,還會自動去 debug 調試。

而對於一些比較獨立 / 常規的比如前端、API 或是 CRUD 類項目,我通常會交給 Cursor,他則更像是一個項目中的老員工,有著最聰明的 Claude Sonnet 4 Thinking 模型,UI 交互、代碼回滾這些做得很好,總會為我們的一些大刀闊斧的改動去兜底。

僅在一年前我還難以想象寫代碼能夠有這樣 “富裕” 的選擇空間,這大概也是應用開發者的好時代吧。

Claude Code#

cc_limit

最開始使用的兩天新鮮勁很足,會算著刷新時間起來繼續前一天晚上沒做完的活,有點像是遊戲化設計等著在新手村復活。

vibemeter_cc

有使用 Vibe Meter 這一工具統計用量,感覺雖然用得不像各個博主那樣動輒一天上百刀,但也切實解決了我不少實際工作中的問題,遠超所值。

claudecode_paste_img

Claude Code 粘貼圖片技巧 —— Cmd + c 複製之後在 Claude Code 終端直接 Ctrl + v 就行,解決了高頻使用問題!🔥

n8n#

充值了 Claude Pro 之後除了用 Claude Code 外,還可以在客戶端用還算慷慨的 Claude Opus 4 模型。

n8n_ai_workflow

最近發現它用來寫 n8n workflows 很不錯,對於剛做的一個還算複雜的 AI 功能,基本上詳細描述完需求之後用它生成的 json workflow 文件直接導入都已經很可用了,後續再在這個基礎上微調或者再繼續讓 Opus 4 調整、重新生成、導入,可以做到 vibe no coding 了 🤣

個人生活剪影#

swimming_board

和學姐一起加了一個杭州的游泳俱樂部的成人培訓班,每週一三六練晚上 7-9 練兩個小時,我是基礎班裡最菜的 😭 乖乖拿著浮板重新規範動作了

nice_cloud_1

nice_cloud_2

最近抬頭看到的雲都好好看!

有趣的事與物#

輸入#

雖然大部分有意思的輸入會在 「Yu's Life」 Telegram 頻道裡自動同步,不過還是挑選一部分在這裡列舉一下,感覺更像一個 newsletter 了。

我把 Telegram Channel 消息作為內容源搭建了一個微博客 —— 「daily.pseudoyu.com」,可以更方便瀏覽了。

收藏#

文章#

視頻#

劇集#

  • 殺戮人機,機器人喜劇,意外地還不錯。
  • 潛伏,很喜歡的諜戰題材,前段時間看了沈醉回憶錄和袁殊之後也更了解這一段歷史中的因果,結局有些遺憾卻也真實,少了一些爽文的部分,卻也更讓人思考到底值不值得。
  • 一杆入魂,試用了 Apple TV 三個月,首頁看到的,算是中年勵志 + 公路片?感覺下飯還可以。
  • 康熙王朝,最近補的劇也是越來越老了。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