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eudoyu

pseudoyu

Blockchain | Programming | Photography | Boyi
github
twitter
telegram
mastodon
bilibili
jike

周報 #95 - All AI 與 No AI

前言#

weekly_review_95

本篇是對 2025-05-052025-05-12 這周生活的記錄與思考。

這周看到一些有意思的關於 AI Coding 的思考或是討論,也結合著自己 AI 使用的經歷來聊一聊想法。

All AI 與 No AI#

AI 與自我#

最初是看到了一篇言辭頗為激烈的文章「AI 正在讓人變得前所未有地自以為是」,其中有這樣幾段話 ——

ai_ego

雖然我同樣對一些過度鼓吹 AI 從而達成自己個人行銷目的的個別 “網紅” 也有些反感,但並不覺得 “程序員” 一詞需要刻意構築一道門檻來將一些非科班或是技術愛好者拒之門外。

我大學時也是與代碼毫不相關的文科類專業,當時即使真的只是用 python 寫出一個冒泡排序也會讓我感受到奇妙,第一次接外包單子給一個公司用 php 做官網時的感受至今依然記得,那是我第一次作為程序員完成的作品,或許現在看來確實並不一定如一個實習生所能做到的,但依然不妨礙我從中獲取的成就感。

甚至也很羨慕現在的人,有了 Cursor 這些 AI 工具加持,可以做出許多複雜度遠遠高於自己當前知識儲備的應用,並不一定是逐行都理解,但想法到實現的路徑早已被大大縮短,模組化設計、模型、需求調整這些也會在 AI 寫碼的過程中融入開發者自身的思維。

編程並不是塞爾達的大師之劍那樣一個需要費盡千辛拔出來的榮耀的象徵,而更多是普羅米修斯傳遞的火種,並不稀有,但對世界的運作改變深遠。

ai_renaibao

但還是希望像「AI 編程」 vs. 「熱奶寶」文中所說的那樣,希望對編程毫無熱情而只把 AI 編程作為流量密碼的人少來污染這個行業了。

NO AI#

polebug_ai

看到並且也深切感受到了對於過度依賴 AI 造成的焦慌或是恐慌,我現在同時用兩個 Cursor 帳號、一個 Windsurf,一個 v0.dev,這些 IDE 或是工具的 Agent 模式已經成為了我想要實現一個新功能時的本能反應,也已經太久太久沒有依賴搜索引擎和官方文檔本身(除了 SwiftUI,沒辦法,LLMs 語料太少了)。

確實會有一種很矛盾的感覺,一方面對自己所能開發的領域、邊界有了更多信心,可以開發前端、iOS 甚至是各種之前並不了解的技術棧;而另一方面,對於自己離開 AI 後獨立寫代碼的信心在顯著下降,連帶著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

ai_code_wwwyesterday

倒不至於說對 AI 生成的代碼有多少羞恥感,只是確實比起自己敲的代碼,少了些許 “真實感”,不過我想隨著 LLMs 更快速的發展以及自己的工作流中更好地與其融合,這種感受也能慢慢地有所緩解。

而看到 No AI 的實踐,我甚至想相反地去實踐 All AI,在一些 side project 或者個人項目中完全用 AI 去實現,用 AI 修復 AI 產生的 bug,而自己在其中去探索工作流的優化,看看實踐了一陣子後究竟是 No AI 還是 All AI 所帶來的成就感更高,或許也很有趣。

AI 與思考能力#

但我對於非編程類的 AI 實踐卻有些趨於保守,很少用 AI 類的搜索引擎,也並不怎麼用 NotebookLM 或是 Gemini Deep Research 這樣的工具來幫助消化學習。

誠然 AI 降低了很多知識獲取與學習的門檻,但我依然不敢信任它在我未曾涉獵的領域中給出的似乎條分縷析的回答或是長篇大論的 Research,如果有一天我對 AI 生成的東西感到陌生或是完全無法判斷真偽,可能會更擔心是不是自己已經喪失思考能力了吧。

程序員算是 AI 浪潮的比較直接的受益者,LLMs 很大程度改變了我的工作模式和行為習慣,我也偶爾會偷懶讓 AI 幫我總結或是用沉浸式翻譯讀英文資料,但我依然不會也難以想像用 AI 幫我寫周報 / 博文,或許它終有一天能做得不錯,卻少了靈魂和一些微妙的 “人” 感。

有趣的事與物#

軟件#

subo_screenshot

在 Twitter 上看到 CaiCai 推薦了一個訂閱管理軟件「Subo」,試用了一下就為了它的多幣種功能付費了,整理了自己的各種訂閱 / 伺服器,好用 & 很有設計感!

輸入#

雖然大部分有意思的輸入會在 「Yu's Life」 Telegram 頻道裡自動同步,不過還是挑選一部分在這裡列舉一下,感覺更像一個 newsletter 了。

我把 Telegram Channel 消息作為內容源搭建了一個微博客 —— 「daily.pseudoyu.com」,可以更方便瀏覽了。

收藏#

文章#

視頻#

劇集#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