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篇是對 2025-04-07
到 2025-04-15
這周生活的記錄與思考。
這周末去參加了杭州的一席活動,對其中的幾個講者和主題印象很深,記錄下一些感觸,思考了消失的時代與自由意志;終於搬完家了,有了很滿意的辦公與生活區域;還有很多有意思的事。
一席演講#
一席是一個本土化的線下演講活動,Slogan 是「人文・科技・白日夢」,以親歷者的視角講述分享自己的故事 / 調研,之前在北京就有去過一場,去年也有參加他們在南京的線下遊學活動(見「周報 #60 - 虫子旁、教育理念與 EpubKit」,這次恰好在杭州有一場,學姐早早訂了票,周末去聽了。
整場活動一共六個多小時,中間有短暫的 40 分鐘休息,其實感覺自己除了寫代碼以外已經很久沒能沉下心那麼久只做一件事了,看書、看劇似乎也都沒辦法進入這種沉浸狀態,所以也算是一種很新奇的體驗了。
就像我常常還是喜歡去電影院看電影,并不僅僅是由於電影院更高級的畫面與音效,而是在電影院似乎只需要做看電影這一件事,不會想着再回幾條消息或是同時做個什麼其他事,這種感覺和自己在家用大屏或是投影看是完全不一樣的體驗。
消失的時代#
不知是巧合還是刻意為之,似乎這次活動的諸多講者都有隱隱在表達一種對逝去時代的記錄或是懷念,北京的胡同、東京的街道乃至曾經那個虛渺的還可以憧憬理想的社會,似乎都在離我們遠去了,無力,唯有記錄與講述。
我在北京生活過短暫的兩三年,所以當建築師魯雯泋與《東四十條》導演詹涵淇在講述對胡同中的 “野生設計” 與鼓樓的黃金時代時,竟也生出了些許共鳴。
建築師深入北京的大小胡同,記錄下他們在狹小逼仄的空間中誕生的生活智慧,藝術並不一定立於高牆之下,也可以是低矮胡同中的一磚一瓦或是偶然卻也精妙的 “設計”,甚至這些未經規訓的表達多了一層自由與純粹。
胡同也不僅僅是一個物理空間,有時也承載了一個時代的縮影,很喜歡《東四十條》導演講述的鼓樓的 “卡住的一代”。很喜歡她所說的 “卡住” 的這個概念,去年我頻繁在思考的 “Adulting”(見「周報 #76 - 關於 Adulting 的思考」)也有類似的含義。
二十幾歲的年紀,最容易陷入迷茫,既無法回退版本到無憂的校園時代,也不甘於成為一個 “無聊” 的大人,於是卡在時間與時代的裂縫裡,進退維谷。
曾經的鼓樓胡同成為了這些年輕人們的烏托邦,一天天,不論生活多痛苦艱難,他們永遠可以回到這個可以暫搁現實的避風港,就像她提到有一天見到過兩個穿著擊劍服的人在馬路上擊劍,魔幻而浪漫,世俗桎梏被無限稀釋,在這裡,他們不必絞盡腦汁思索人生意義,他們就是意義本身。
但這個裂縫就像軟件中舊版本的漏洞一樣,已經被 “修復” 了,胡同被拆除,曾經的這些人要麼屈服於這個時代的 “主流” 價值觀,要麼繼續在鋼筋水泥的森林中尋找著烏托邦的影子,不論如何,再也回不去了。
自由意志#
從日本趕來的一位講者松本哉同樣提到了這一點,他畢業時趕上了上世紀九十年代日本泡沫經濟崩潰,與這個時代一起度過了失落的三十年。
但他似乎並沒有那麼悲觀,選擇了在高円寺這個地方開了一家二手商店、居酒屋與民宿,製造了各種 “迷之空間”,承載著他與周遭的人對時代的反叛與自由意志。
聽完了他的演講才有點恍然為什麼任天堂和女神異聞錄(P5)會誕生在這片土壤,他們的生活本就充滿了這種浪漫。
他講到自己剛畢業時找不到工作,於是就這樣一直開着這些不靠谱的店鋪到現在,在五十多歲的年紀依然 “只能” 隨意幾點開店關店,和朋友們徹夜喝酒,和全球來玩的背包客們相識、發生故事。
他說 ——
要是那時候找到了工作,大概人生也就這樣了,那該有多無聊,好險,差點誤入歧途了。
他並沒有想要做到什麼遠大的目標,而只是想要守護自己和周遭的自由,大家都能做自己喜歡的事,而不必屈服於金錢至上的社會,而是見縫插針地、自說自話地去建立自己的革命後的世界。
可就連這樣的偏安一隅也難逃被 “現代化” 洪流吞噬的命運,但松本哉更為遊戲人生,會舉辦一些神奇的活動,比如 “房租太貴了” 或是 “反高円寺再開發” 遊行,和前來維持秩序的警察們一起舉杯,通過這樣一種看似無厘頭的方式去守護自己和周遭的自由意志。
有趣的事與物#
輸入#
雖然大部分有意思的輸入會在 「Yu's Life」 Telegram 頻道裡自動同步,不過還是挑選一部分在這裡列舉一下,感覺更像一個 newsletter 了。
我把 Telegram Channel 消息作為內容源搭建了一個微博客 —— 「daily.pseudoyu.com」,可以更方便瀏覽了。
收藏#
- GitHub - enescingoz/roocode-workspace - a project template designed to simplify development workflows using Roo Code.
- GitHub - fuma-nama/fumadocs: The beautiful docs framework with Next.js.
文章#
- Rescuing ENS names from compromised wallets.,救一救我被盜了一年多的錢包裡的 ENS/NFTs 🥲。
- 來美國的兩年後,也即將要去適應一個新的地方,用 A/B test 的方式來應對節奏 / 機制很有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