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eudoyu

pseudoyu

Blockchain | Programming | Photography | Boyi
github
twitter
telegram
mastodon
bilibili
jike

周報 #87 - 我們主持了自己的寶可夢婚禮,還為它辦了一個展

前言#

weekly_review_87

本篇是對 2025-02-032025-03-18 這幾週生活的記錄與思考。

好久不見。

這幾週或許是近些年人生體驗和情緒最為充盈的一段時間,從去年年底開始籌辦杭州的婚禮和展覽,直至上週末完成了內蒙的回門宴,似乎連歇下來花上幾個小時寫下來的時間都沒有。但想要說的話很多,終於得空更新週報了。

關於婚禮#

20250226104851

或許到了差不多的年紀,這兩年我陸續參加了四場同齡朋友 / 同學的婚禮,也當了兩次伴郎,算是近距離地了解到了各種形態的婚禮和儀式。

而自去年 12 月初求婚之後,我和學姐關於婚禮的想法也討論過很多次。

最初的我們似乎始終沒辦法理解和認可婚禮的意義,總覺得更多像是一種形式主義的表演,親朋自國各地趕來,但現場或許也會忙碌到沒法好好講上幾句話,熱鬧喧囂之後,或許也很難留下什麼。

所以一開始我們是想了另一種方式,想戴著頭紗去國各地探訪一些許久未見的朋友。他 / 她們或許早已處在人生和愛情的各個階段,想採訪他們對於婚姻和愛情的感受,把這場 “旅行” 剪成一個紀錄片,最後舉辦一個小小的答謝宴,播放這個視頻。

其實已經開始實踐了,第一站去了上海,見了幾位朋友,也拍了些素材,但回來後總是有些挫敗,似乎有些太理想主義了些,餐桌上久別重逢的氣氛很好,言談的厚度卻常常不足,很難在短短的幾句話裡捕捉到他們對愛情最真實的感受。再加上利用週末四處奔波對精力的消耗,僅僅第一週就對這整個想法的信心沒了大半。

HEYE-29

後來又有了另一個想法。學姐這些年畫了許多畫,我也陸陸續續用相機留下了一些影像,不如我們策劃一個個人展覽,將兩個人的目光投射與自我表達串聯成兩條線。

對於這個更像是乍現的想法,我們也沒什麼信心,找了一些專業的策展人似乎並不太樂於接這些過於個人化的展覽,問了些朋友也因為自身工作時間之類的很難協調,最終他們也都建議找婚慶一起幫著策劃和執行。既然又需要找婚慶,也會有一場宴席,不如就還是辦一場婚禮吧,於是乎兜兜轉轉又回到了原點。

HEYE-82

20050621012600-4

雖然如此,我們依然在其中保留了自己的一些堅持。婚禮採用了寶可夢 / 皮卡丘主題;所有的傳統環節只保留了一個父母覺得重要的敬茶,其他的譬如接親、婚車等等全都取消了;沒有請司儀而是自己主持,所有的流程甚至到每一個環節的背景音樂也都由我們自己選定。

在火速敲定了婚慶、酒店、攝影攝像、婚紗禮服與跟妝之後,我們就將更多的心思與精力放到了婚禮與展覽本身的設計上。運氣很好地找到了一个西餐廳,跟老板聊過我們的想法之後她很支持我們,還建議我們從 2.14 情人節作為開幕,更能展現與愛情相關的主題,也為我們婚禮當天預熱了。

但起初其實我們對於展覽本身最終想要呈現的樣子並不那麼清晰,幾次跟婚慶過策劃也沒有太多進展,總覺得僅僅展示了我們的一些愛情故事,卻離一個更社會化意義的展覽相距甚遠。直到距展覽已經不到一週的一個夜晚,我重新整理方案時發現還是沒辦法接受妥協,相似的挫敗感也逐漸產生了。

HEYE-37

HEYE-40

學姐也有些看出了我的悶悶不樂,明明很愛早睡的她卻拿著素描本跟我從頭梳理起了展覽的整個設計,直到深夜,終於慢慢有些雛形了。後來又跟婚慶策劃談了幾次方案,終於也是趕在情人節前夜布展完成。

後來的幾天裡又為這個展覽做了一個線上網站 —— 「yuloveboyi.com」,讓沒法來到現場的朋友們也能通過這個網站了解到我們想要表達的東西。

婚禮比想像得要熱鬧很多,許多親朋摯友從各地趕來,見到了一些共事許久卻素昧謀面的同事,甚至 Anthony Fu、麵包等開源大佬們也來了展覽和婚禮現場。

20090404043800-7

在所有不知名的角落

生活各自發生著

人們隨機的聚集在一起

然後再散落到各地

慶祝喜事發生

於是 燈亮起

一位朋友在現場我和學姐互道誓詞的時候有感而發寫下了這段話發給了我。

我很喜歡的電影「土撥鼠之日」和「生活多美好(It's a Wonderful Life)」都有相似的場景,也像我們展覽主題所想要表達的,兩個塵世中的普通人各自生活著,被社會洪流浪潮推著迷茫地前進著,但也有自己光圈和畫筆下的世界,倏地偶爾有一些交錯,又偶爾有些分離。

我們在生活日常甚至是整個人生中積累起的小事和善意最終聚合成一個點,就像土撥鼠之日最後的 party 一樣,菲爾和所有人都在生命的循環裡相遇,或給予過善意,或產生過交集,最終,我們站在了生活的中央,所有人都為我們而來,一起慶祝,熱淚盈眶。

20090404044500-2

婚禮後我們聽到的最多的評價是 “這個婚禮和我之前參加過的都不一樣,很感動”,我們開心之餘也有些疑惑。其實我們依然是一個傳統的婚禮,精簡環節或是自己主持也已經不算是什麼新鮮事了,那最終在大家眼中不一樣的點究竟是什麼呢?

20090404045100-4

我們思考了許久,想到的答案是 —— “愛” 在這個社會本身已經是一個稀缺品了,這裡的愛不僅僅說的是男歡女愛,而是更廣義的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的向往、對他人的善意。

不僅如此,表達 “愛” 則更加珍貴,或許我們只是將自己生活一角展示出來了,卻也足夠觸動人心。也隱隱地覺得,或許我們堅持要去辦這樣的一個展覽,也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去傳遞愛本身。

婚禮結束已經幾週了,帶來的能量仍有餘溫。想到之前總是在糾結與質疑做這件事的意義,現在想想或許也只是藉口,讓美好的事情發生本就是生命最重要的意義。

我們婚禮和展覽請了一位攝像全程記錄,會是紀錄片風格的,等後續剪輯完成會上傳到各平台,敬請期待。

有趣的事與物#

輸入#

雖然大部分有意思的輸入會在 「Yu's Life」 Telegram 頻道裡自動同步,不過還是挑選一部分在這裡列舉一下,感覺更像一個 newsletter 了。並且把 Telegram Channel 消息作為內容源搭建了一個微博客 —— 「daily.pseudoyu.com」,可以更方便瀏覽了。

收藏#

文章#

視頻#

播客#

書籍#

電影#

  • 如父如子,喜歡是枝裕和的節奏和畫面,但這部的內心轉換和表現力比較一般,對於父子關係的闡釋也只是淺嚐輒止。
  • 好東西,話題性和拍攝手法都很驚艷了,也很切女權這類社會議題,“正直勇敢有閱讀量” 也莫名有些燃了。
  • 愛情神話,很喜歡,《好東西》的同一個導演,相似的敘事風格,但更加日常和內斂,反而更能感受到內核,因為剛辦完展也更加有一些感觸,關於生活和個人表達。
  • 孤注一擲,劇情有點過家家,但緊張感和壓迫感渲染得還不錯,再加上對於我這個行業以及經常在泰國待著的體驗來說有種別樣的真實感 🤣

動漫#

劇集#

  • 人生切割術 第二季,在看。
  • 不夠善良的我們,前兩集的視角切換和巧合還有些新穎,但劇情走向逐漸離譜,有點強行結局的感覺,很一般。
  • 沈醉回憶錄,作為了解軍統歷史還不錯,但是自傳中難免的自我粉飾以及很多政治需要的自白看久了有點累。
  • 最後生還者 第一季,節奏很好,前幾集的獨立故事線很精彩,看了劇會想去了解遊戲的程度了。
  • 我的阿勒泰,不拍第八集的話覺得還是可以給到四星的,最後硬要製造的衝突有些沒必要。

音樂#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