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篇是對 2023-02-07
到 2023-02-12
這周生活的記錄與思考。
這一周工作上不算有太多進展,卻感覺年後的時間過得尤其快,明明好像也沒做什麼有價值的事,卻處於一種忙碌之中。但額外的項目部分終於開始投入不小的時間在處理了,離原本的預期有些偏差,也帶來了一些焦慮,算是在慢慢排解。
這周受公司運營之托寫了一篇關於 Cosmos 的文章,在寫作和發布過程中倒是有些心態上的警醒,也引發了自己對於寫作初心與對技術的謙卑的一些思考。
周末去了國家大劇院聽了場音樂會,之前一直想聽交響樂不過少有機會,終於解鎖了周末新去處;周末和我目前評論系統 Cusdis 的作者 Randy 聊了一下(順便報了幾個 bug),感覺是個很純粹的技術人,希望在 Cusdis v2 版本的開發中自己也能有所貢獻;還有很多有意思的事。
開源預算#
在 Randy 的一篇文章『我給自己設立了每月 $20 的開源捐贈預算』中看到他對於開源項目的理念與態度,覺得很有意思,也引發了我想為自己也設立一個同樣的開源預算的想法。
目前的設定是每月至少 $20(約 130 元人民幣)或等價值的預算,根據自己的日常使用與技術棧靈活選擇,我會選擇以下項目進行捐贈:
- 對我有啟發的獨立博客作者與開發者
- 我在做 side projects 時常用且解決了很切實問題的項目
- 我高頻使用的一些有趣的開源工具與服務
目前我捐贈的項目為:
- Reorx,一個我很欣賞的開發者,他的獨立博客、對於工具的態度與探索以及開發的一些項目都讓我獲益良多,我的『Yu's Life』頻道就是 fork 於他的『Reorx’s Footprints』,在大半年的時間裡重塑了我的信息輸入輸出流,最近剛發布的『GitHub - jsoncv』也恰好在我重構簡歷時幫了大忙。
- immersive-translate,是 owen 主導開發的一款沉浸式翻譯插件,是一個很有趣的工具,且 owen 在非常勤勞地開發 v2 版本,我早早加入了團隊,目前也在認領一些需求進行開發,在團隊討論得知需要一些伺服器時,提供了兩台。
可以在 GitHub Sponsor 看到我對哪些項目和個人進行了捐贈。
寫作初心#
自己其實一直以來還算喜歡寫作,尤其是這大半年的輸出達到了還不錯的頻率和質量,因為長期寫博客也認識了不少朋友,甚至偶爾也能得到一些不錯的機會。但隨著自己的文字功底隨著積累增長,也常常得到一些挺正向的反饋,卻似乎有時候會陷入一種寫作的陷阱。最近發生的一件事讓我有些警醒。
公司的媒體運營在年前跟我約了一篇稿件,主題並不限制,大致方向是有關公司業務技術的就可以,因為當時時間還多,就先應承了,但過年期間也就搁置了。回北京返工後被催稿時才記起,但又不想很敷衍了事,所以選擇了一個 Cosmos 底層鏈和共識分析的大主題,花了一晚上寫完了。
其實交稿時還沒什麼,因為大部分知識點也是出自於對一本書籍的梳理總結,想着可能只會是一些細節微調,然而交到一位精於底層鏈的 leader 手上審核時,卻有了如下對話。
查看了用於審稿的分享鏈接,發現他在我的文章一些存疑的細節中做了十分詳盡的標註,很多部分還帶論文與引用。
起初只是覺得,自己是不是有些過於盲目相信所讀的書籍與知識點了,而少了一些應有的懷疑與求證精神。
又深思了一下整件事發生的過程,發現是自己的心態產生一些微妙的改變。自己似乎一直以來是挺擅長駕馭文字的,有時候是梳理總結一些知識點並以一種易讀有趣的方式呈現,有時候是通過文字表達和呈現自己的一些想法與思考。
文字似乎成為了自己習慣的表達方式,也因為有了不少正向反饋,所以似乎有一些失了本心。寫作本身源於對生活與一些事物、技術的探究與呈現,其次才是分享與為他人創造價值,自己似乎慢慢有些把分享這件事作為了一種目的。
論語中有一句話: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 《論語・雍也篇》
其實蠻適用於寫作的。當質(寫作中的干貨)太多而文(文采 / 技巧)太少,則少了一些吸引人看下去的樂趣,也失去了寫作的魅力;而文勝過質則容易虛浮,缺乏實質性的內容,則失去了寫作的意義。只有文和質兼具,才可以說是一篇好的文章。
我想我或多或少會擔心自己向文勝過質的方向傾斜,好在有這次的事及時警醒,後面也會更加謹慎對待自己的文字。
對技術的謙卑#
這其實又關聯到一個挺值得探討的話題,即對技術的謙卑之心。
我想處於這個行業的人或多或少都能意識到技術的無止境,編程入門或是以之為業其實只是個開始,有太多值得敬佩的人,也有太多有趣的技術。
我其實是帶著濾鏡進入這個行業的,在還是一個英語專業本科生的時候對這個行業和職業充滿了太多幻想與期待,因此如願從事了開發工作後,就時常提醒自己一定要對技術有著謙卑之心。
因為看到了太多前後端都很強的開源大佬稱自己為 “會寫一點後端的前端” 或是 “做點大家喜歡的小玩意”,很喜歡這樣的態度,技術本身是樂趣與實現自己想法的一些手段,而不是需要拿出來炫耀的工具,對技術需要抱有這樣的一種理念,才能不斷學習成長。
有趣的事與物#
軟體#
之前自己其實一直用 Apple Music 居多,但是有些操作邏輯實在是有點無語,歌單功能形同虛設,而且由於接口的一些封閉性,很難獲取自己的數據。因此,即使我的 Telegram 頻道其實原本就配置了 Spotify 點讚歌曲的自動同步,每次都是在 Apple Music 聽到好聽的歌後,去 Spotify 搜索,且由於免費版本的廣告和試聽切歌限制等很麻煩,所以其實很少同步自己的一些歌。
最近和倪、占的 iCloud Family 正在遷移逃離雲上貴州,停掉了原本的服務,對比了一下港區價格發現還不如直接遷移到 Spotify 了,於是快樂地擁有了 Spotify Premium,體驗起來舒服很多了,再加上之前看了『串流先鋒』劇集,總有一種奇妙的參與感!
再加上占在香港辦寬帶送的 Netflix 家庭會員,影音娛樂這一塊現在有了很無縫的體驗!
輸入#
雖然大部分有意思的輸入會在 『Yu's Life』Telegram 頻道裡自動同步,不過還是挑選一部分在這裡列舉一下,感覺更像一個 newsletter 了。
文章#
- 黑客與顧客:開源軟體能商業化嗎? | 夜天之書
- ChatGPT 是網路上的一個模糊 JPEG 文件
- 我看 ChatGPT: 為啥谷歌掉了千億美金 | 酷 壳 - CoolShell
- The 4 Levels of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 Forte Labs
- The latest gossip on BFT consensus - Tendermint
- HotStuff: BFT Consensus in the Lens of Blockchain
播客#
記錄了一些自己在聽的播客:
視頻#
同樣的,也有記錄一下看過的有意思的視頻:
- 你對 AI 的理解可能從根兒上就錯了【關於 AI 的一些元問題】
- 功績社會生產抑鬱症患者和厭世者?
- 公開呼籲取關?!一條視頻席捲全國,衣戈猜想走紅真的是偶然嗎?
- 我辦的音樂比賽炸出了這麼多大佬?[圖一樂作品 PICK]
- 重啟 20 年前的索尼監視器和遊戲主機,需要幾步?
輸出#
博客#
個人生活剪影#
生活#
這周大部分時間在公司,所以格外期待周末的到來。
周六的時候和博譯學姐去國家大劇院聽了一場貝多芬的音樂會,之前我總是會去三里屯那邊的愛樂匯輕音樂團去聽一些小型的主題演出,像是宮崎駿、愛樂之城與百年經典等專題,小小的空間氣氛很好,不過當時就也想着感受一下交響樂的震撼,終於得償所願!
很有意思的是看完音樂會出來後就買了莫扎特的胸針(誰讓他更可愛),還發表了如下茶言茶語。
今日份茶言茶語。“剛聽完貝多芬專場音樂會轉頭就買了莫扎特的胸針,他會不會傷心啊?”
在發完推後還很巧合地認識了相同時空同在國家大劇院的推友 Noy,發現也是做 web3 開發相關的,周末也愛去看一些劇和音樂會,約了面基,之後可以一起去看了!
還有一個小驚喜就是我們在大劇院落座路過一個外國帥哥時,他說了一句 “I love his hair”,來自陌生人的友好就很開心。現在頂著一頭藍色長髮真的越來越二次元了,回頭率 300%。
捏捏#
叫我起床的捏捏#
因為我不起床開罐頭而直接爬上被子給我一拳的捏捏。
撒嬌的捏捏#
最近捏捏又特別會撒嬌,經常在桌子上歪頭殺。
跟朋友分享後,捏捏以一貓之力拉高了別人家的小貓吃貓糧的標準,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