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eudoyu

pseudoyu

Blockchain | Programming | Photography | Boyi
github
twitter
telegram
mastodon
bilibili
jike

周報 #12 - 賽博空間、自我定義與界限

前言#

weekly_review_0919_photo

本篇是對 2022-09-132022-09-18 這周生活的記錄與思考。

過去這一周有些忙碌,在幾個項目中反復徘徊,所以也沒能有很多輸入。週末要加班但不想一直窩在家裡,所以外出了,意外發現了一家挺不錯的咖啡廳,度過了愜意的一天。

賽博空間#

之前從 Reorx 的這一篇『使用自動化工作流聚合信息攝入和輸出』了解到了 “賽博空間” 這一概念,原話是:

賽博空間構成了我的精神世界。

很難不贊同這一描述。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自己其實能很明顯感受到自己對網絡世界信息的依賴。可能有別於遊戲癮或是經常被詬病的短視頻算法鴉片,我的這種依賴並不是機械性地刷刷刷,或是面對焦慮時的逃避,而是一種對信息獲取的渴求,甚至內化為了一種生活方式。

依賴於網絡世界其實最難免的是與社交媒體與算法的抗爭,一方面是要避免自己被過載的販賣焦慮的信息或是熟人社交圈的 “Peer Pressure” 所困擾,另一方面也需要警惕算法所構造的信息茧房。

實話說這一點挺難做到,即使自己多少算是具備一些克制和過濾信息的能力並有意識在這樣做,但依然難以避免被其所擾亂思緒或是引導。我最後採取了一種簡單卻也行之有效的方式 —— 關閉微信朋友圈入口與大部分軟件通知提醒。

大概是從大三的一個晚上我關閉了朋友圈的入口,具體的情境與動機已經有些模糊,但這一偶然之舉也奇蹟般成為了我堅持至今的習慣。想說的是,這並不意味著我不再關注朋友或是周圍人的動態,在關閉朋友圈之後,常常在階段性想起一些人的時候會點進他們的頭像去看看近況,也許會就一些內容開啟一次對話。

也許聽起來有些多餘,比起一個即時的小紅點提醒,我們需要經歷 “想起某個具體的人 / 事 -> 找到對話框 -> 點進頭像 -> 查看朋友圈 -> 了解近況” 這樣繁瑣的過程。但於我而言,如同一種儀式感的隱喻,這種刻意製造的麻煩不斷提醒著我維護一段關係所需要付出的部分,漸漸地,朋友越來越少,但留存的人也愈加重要。

而近兩年也做了一些另外的改變,關閉了除了即時通訊軟件(微信、Telegram)和郵件以外的所有軟件消息提醒,並且把大部分不帶社交屬性而僅僅是用於信息獲取的平台(如 B 站、微博等)的關注數量控制在 100 以內,如果新增則篩選優化之前的關注,減少無關內容的干擾。

我的信息流#

通過這一篇『使用自動化工作流聚合信息攝入和輸出』和後續的『使用 Railway 和 Supabase 零成本搭建 n8n 自動化平台』迭代升級,我也通過 n8n 和 Telegram 搭建了自己的自動化信息流平台 —— 『Yu's Life』,

參照著 Reorx 的列表,我也整理了自己的輸入輸出源:

  • Telegram,採集我零散在各平台的信息輸入輸出,並且最近還會將我對電影、書籍的觀後感以及自己其他一些所思所想發在頻道裡。也關注了一些頻道和群組獲取一些資訊或是認識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偶爾會手動轉發。
  • Blog,目前最用心在維護的輸出渠道了,現在更像是一種生活日誌。
  • Twitter,我目前主要在使用的社交平台,也是分享欲的載體,認識和關注了很多有意思的朋友。
  • Instagram,最近才打算恢復使用,主要想分享一下自己的攝影成果和一些日常生活。
  • YouTube,也是重度用戶了,看技術相關教程和數碼資訊比較多,偶爾也有很多好玩的內容。
  • Bilibili,主要保留了自己這麼多年一直在關注的一些博主,看旅拍比較多,只看動態不看首頁和熱門,之前倒是有自己經營帳號的計劃,暫時沒有什麼好的想法。
  • Pinboard,書籤和網站保存管理工具,才開始用幾個月就保存了很多重要的內容,重度依賴了。
  • Instapaper,管理稍後讀,主要是一些精品或是長文的保存。
  • GitHub,也是日常刷了,看一些好的項目,也用列表在管理 Star。
  • Apple Music,日常聽歌軟件(畢竟全家桶還是方便),但是列表這些交互感覺很一般。
  • YouTube Music,訂閱了 YouTube 會員所以附帶了這個,用得不算多,但偶爾用於檢索。
  • Spotify,在上述兩個音樂軟件聽到的好歌會在 Spotify 標註一下並且自動同步到頻道。
  • 豆瓣,記錄自己的書籍、劇集、電影、動漫和遊戲,也是重度使用了,也在嘗試每一個看過 / 玩過的作品都寫一下自己的評價。
  • 微博,很少發,也依然是保留了一些熟人關注,偶爾會同步分享一些動態吧但是沒有太多動力。
  • 微信朋友圈,攝影以及一些自己寫得比較開心的文章會發,基本是偶爾證明自己還活著的頻率。

自己就像是有一種信息整理的強迫症,在看到自己這些零散的數字痕跡被歸集到自己的個人小空間時會感到由衷的快樂,寫周報時候往回翻翻也能撿起不少有意思的點,希望之後也能積累越來越多的東西。

自我定義與界限#

這週末可能有點叛逆,看了兩部青少年電影,《早餐俱樂部》和《春天不是讀書天》,都是很老的片子了。主題上跟自己看了好幾遍的《死亡詩社》一樣,有對自己個性的堅持、對權威的認知與反抗、對生活與未來可能性界限的衝擊,但相比起來可能更加輕鬆與詼諧。

隨著經歷見長,自己可能在面對生活與變動已經不算怯懦,也常常踏出一些不一樣的選擇,但即使到了現在我依然覺得自己還是一個被內心界限所定義的人,以及會用這樣的方式與習慣去定義周遭的一切。

我不認為自己是有很強 “創造力” 的人,所以常常在遇到相關事情或是選擇時本能逃避;我認為 “友善” 和 “禮貌” 是自己的標籤所以常常在一些交流中不願意破壞,“理性” 和應有的 “堅持” 常常為之讓步;我可能願意為自己的一些看似瘋狂的選擇負責但其實已經在內心評估過其代價與是否能承受,所以其實也缺少真正 “冒險” 的勇氣。

在親情、友誼與親密關係上其實也是如此,我似乎在內心為每段關係下了自己的一些定義,並自認遵守著其中的界限,但其實情感並非如此分明,自己有意無意地忽略了這一點,卻還覺得自己在維繫著這樣的平衡。

本週自己與身邊的一些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自己的第一感是無所適從,就像是面對變化的本能的恐懼,在克服之餘卻也很難馬上梳理清楚自己的情緒與想法,可能這種狀態可以稱之為 “情緒過載” 吧。自己在這樣反復的過程中也常常會思考著是不是自己一直太執著於界限本身而放棄了感受情緒和情感的真實變化,抑或是界限本就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

好難。

其他#

這個部分會記錄一下自己的輸入輸出以及其他覺得有意思的東西。

輸入#

書籍#

  • 送你一顆子彈,正在看
  • 法治的細節,正在看

劇集#

  • 醫院五日,講美國卡特里娜颶風時候的一些事,難免不讓人聯想到武漢疫情當時的一些事。就醫學倫理或是法律相關的知識儲備都不足以讓我來評價緊急情況下安樂死的正當與否,只是在其中也確實看到了政治家的傲慢、人性的真實與小人物在其中的卑微。就像其中所說的,沒有親歷常常也是沒有資格去居高臨下評判其對錯的。

電影#

  • 早餐俱樂部,可能老片的年代感和主題上會讓我稍稍想起《死亡詩社》,但是更輕鬆有趣,學生的視角、一個有限的空間場景和足量的對話這樣結合的表達方式會讓人很容易代入,叛逆與對權威(家庭、校園)的本能畏懼展現得很自然,而最後的集體獨白也令人會心一笑 — 一群並不願意被定義的青少年。

動漫#

  • 賽博朋克:邊緣行者,劇情比較常規,畫風也算不上喜歡,但有些造型和場景美術還可以。可能因為沒玩過遊戲本體,對其中世界觀和人物的部分沒有太多代入。算是中規中矩的遊戲周邊動畫吧。
  • 夏日重現,追番中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