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eudoyu

pseudoyu

Blockchain | Programming | Photography | Boyi
github
twitter
telegram
mastodon
bilibili
jike

個人資訊獲取與知識管理系統(Heptabase + Logseq + Readwise)

前言#

我似乎一直有一種把自己作為一個機器來看待的傾向,常常會以置身事外的視角來觀察自己,集成各個模組,並不斷折騰和優化。當自己搭建的某種行為模式或是習慣在某個時刻突然發揮了作用就會有一種欣喜感,而當受到外界或是自身狀態影響而停止運轉時則會有一種秩序感被打破的重度不適。

作為一個效率工具控,我的個人知識管理與資訊管理則可以說是自己最重要的一部分。其實本沒有想要寫這篇文章,有太多的先例實踐在前,而自己也只是一種前人基礎上的微調優化,常常沒有什麼信心去分享,而這周重新搭建和優化了一下自己的知識管理系統,很開心,有一種想要記錄下來的衝動,本來只是想在周報裡稍稍提及,卻發現越寫越收不住,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

其實之前對於資訊輸出在周報中時常有提及,所以本文也會覆蓋一些之前的內容,並且終於補上了資訊獲取和知識管理的部分,就作為一個總集篇了。其中,理論的部分,如 “費曼學習法”、“盧曼卡片盒筆記法” 已經有很多很好的介紹文章,不再花篇幅介紹了,而更多的是闡述我使用的軟體工具實踐,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資訊獲取與管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其實能很明顯感受到自己對網路世界資訊的依賴。可能有別於遊戲癮或是經常被詬病的短視頻算法鴉片,我的這種依賴並不是機械性地刷刷刷,或是面對焦慮時的逃避,而是一種對於資訊獲取的渴求,甚至內化為了一種生活方式。因為我對自己的資訊篩選和消化能力頗有信心,所以其實一直以來沒有在輸入源和整理上花太多的心思。

而隨著自己接觸和感興趣的領域越來越多,資訊不斷積累,有時候僅僅是瀏覽和通讀都已經有些超過了記憶負荷,並且這些資訊常常也零散地留在我的筆記或是腦海的某個角落中,並沒有成為內化的一部分,以後也很難記起或是檢索,於是重新對自己的資訊獲取方式進行了梳理。

資訊源分類#

我的資訊來源按照大類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 隨機想法
  2. 資訊流
  3. 聚焦閱讀

隨機想法#

logseq_random_thoughts

在日常生活、工作、學習或是什麼任意的時刻,我有時候會萌生一些隨機的想法,這些想法和當前所做的事並不相關或是天馬行空,但也許會在未來的某個時刻被用到。因為我大部分時間都不會離開電腦太遠,我通常會記錄 Logseq 的 Journal 中,有時可能會臨時發在一個只有自己一個人的微信群中或是 Telegram 的 Saved Message 中,後續再補充上去。

資訊流#

我每天從起床開始就會被來自各平台的資訊流所裹挾,依賴於網路世界其實最難免的是與社交媒體與算法的抗爭,一方面是要避免自己被過載的販賣焦慮的資訊或是熟人社交圈的 “Peer Pressure” 所困擾,另一方面也需要警惕算法所構造的資訊茧房。實話說這一點挺難做到,即使自己多少算是具備一些克制和過濾資訊的能力並有意識在這樣做,但依然難以避免被其所擾亂思緒或是引導。

我最後採取了一種簡單卻也行之有效的方式 —— 關閉微信朋友圈入口與大部分軟體通知提醒,並且把大部分不帶社交屬性而僅僅是用於資訊獲取的平台(如 B 站、微博等)的關注數量控制在 100 以內,如果新增則篩選優化之前的關注,減少無關內容的干擾。在完成上述行為的基礎上,我使用 RSS 訂閱這一似乎有些古早的方式,但是僅訂閱了不到 50 個網站,其中大部分是博客或是個人網站,且會定期篩選,減少自己每天的 feeds,但幾乎在這一 feeds list 中的文章都會掃一下標題或初步瀏覽一下。

readwise_reader_feeds

這一點我最開始是自己搭建了 Miniflux 服務來抓取,並且用一個 RSS-to-Telegram-Bot 來推送提醒的,而最近開始使用 Readwise Reader 後,由於體驗很好,便把這一部分遷移過來。我使用的是 Readwise Reader 內置的一種管理模式,分為三類:

  1. Later
  2. Shortlist
  3. Archive

我會每天掃描一下 Feeds 面板,掃到感興趣的文章會加入到 Later 中,作為一個稍後讀,當然,就以前的經驗來說,稍後讀放久了常常會變成 “稍後也不讀”,所以我在篩選時非常克制,僅將很感興趣且有時間後馬上會讀的文章加入,並要求自己在晚上的時候清理 Later 列表。

而我們也會在社交媒體互聯網的各個角落被推送到一些資訊,其中我尤其在意的是這幾類:

  1. 感興趣的一些觀點 / 推文 threads
  2. 感興趣的文章
  3. 有用的資源

如果是一些比較有意思的觀點或是評論,我通常並不會加入軟體的對應 List、收藏夾等,而是會複製其內容到 Logseq 的 Journal 中並打上對應 tag,其實這一步很多軟體(包括 Readwise Reader)提供了推特 threads 保留或是其他的一些更方便保存推文的方式,但我傾向於自己複製和整理,以幾句話的方式記錄下來而不是僅僅存一個鏈接,這樣似乎刻意增加的步驟會讓我多一步審視這些觀點,避免被強引導性或是情緒化的觀點所影響,也更有益於自己消化資訊並內化為自己的想法。

readwise_chrome_extension

如果是自己感興趣的一些文章,則會通過 Readwise 的 Chrome 插件進行閱讀或保存。這部分我給自己的要求是每篇文章都要打上標籤和 notes,notes 中主要描述為什麼要讀這篇文章。

readwise_chrome_extension_highlight

其中如果僅僅是需要泛讀或是獲取資訊的一些文章,我會加入 Later 列表,而精讀的我則是會加入 Shortlist,並且必須要對其中一些有意義的話加 highlights,也盡量對 highlights 加上自己的一些評價和想法,這些都可以在插件中直接操作,很方便。

pinboard_bookmark

而如果是一些有用的網站、文檔、代碼、軟體或是其他資源類的資訊,我會使用 pinboard,一個很古早但是很好用的書籤管理工具來保存,同樣是用瀏覽器插件進行保存,也會打上標籤和簡單的描述,大概一年左右了我積累了 455 個書籤,其中大部分我都能夠通過 tag 和名稱在需要用的時候快速檢索到。

而像是視頻網站等我更多還是使用點讚或是收藏的方式,一方面對創作者表示支持,另一方面也通過一些自動化工具同步到我的 Telegram 個人頻道「Yu's Life」,並標記上對應 tag,但大多視頻的資訊效率並不高,所以更多是一些有趣的或是探索向的。

聚焦閱讀#

除了上述這些被動推送的一些資訊流外,其實我們也還會有很多特定主題或是與自己的領域強相關的一些資訊需求,這需要我們去主動閱讀一些書籍、報告等。

wechat_reader_sync_readwise

這一部分我原本更多是使用 kindle 或閱讀紙質書,並手動在 Logseq 進行一些記錄。但是在 Randy 推出 Notepal 工具後,我開始使用微信讀書,它本身有很多可閱讀的書籍資源,並且我也用它導入 mobi 或是 epub 格式的一些書籍,閱讀體驗感還不錯。

wechat_reader_to_readwise

並且也很方便做一些筆記和標註,由於全平台同步,可以很方便地定期通過 Notepal 瀏覽器插件同步到 Readwise 中,效果也很好(上圖就是同步過來的),這樣也更有動力在碎片的一些時間裡閱讀一些書籍。

資訊管理#

上一節我對資訊獲取的渠道和系統進行了一些梳理,但這些依然還是零散的資訊,如果要讓它們成為自己知識和思考的一部分,依然需要更多整理、消化與沉澱的過程。但涉及那麼多平台,搜索和整理並不方便,也比較難建立起資訊之間的關聯,受正在讀的這本「Building a Second Brain」 啟發,我主要做了如下兩點:

  1. 借鑒和改造了 P.A.R.A 作為自己的全局 Tag 分類系統
  2. 使用 Logseq 和 Heptabase 構建 Second Brain

全局 Tag 系統#

pama_framework

其中 P.A.R.A 是作者所提出的一個框架,分別是:

  • Projects,正在做的項目相關
  • Areas,特定領域
  • Resources,未來可能會用到的資源
  • Archives,已完成的項目

我在這四個的類型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Thoughts」,用於歸類我的一些隨機的想法。

logseq_tag_system

我的實現思路是把這五個類型作為我的全局一級 Tag,而更具體的一些項目、領域、行業可作為二級、三級 Tag,例如 Projects/writing/pkmAreas/blockchainThoughts/weekly-review 等,Logseq 提供了很強大的多層 Tag 系統,會自動根據 / 進行分層,便於檢索,分類也一目了然,我把之前現有的一些 Tag 修改後效果如下:

para_logseq_graph

基於 Heptabase + Logseq 的 Second Brain#

我之前一直都是使用 Logseq 作為自己的知識管理系統的,最近看到了 P.J. Wu 吳秉儒 入職 Heptabase,對這一平台有了更多了解,於是將其納入自己的知識管理系統,和 Logseq 雙刀流共同構建自己的第二大腦。只要因循上文所說的 Tag 系統,兩個平台之間並不需要額外的關聯便可以各司其職地進行資訊管理。

logseq_sync_readwise_sample_page

其中,Logseq 作為兼具簡單任務管理和雙向鏈接的筆記系統,非常適合沉澱我上述的這些資訊流和一些自己閱讀後產出的初步想法,如高亮、評論 notes 等,由於 Logseq 有 Readwise 官方插件,可以很方便地將我在微信讀書和網路文章中的高亮和筆記自動同步為 Logseq 的 pages,並通過時間與 Journal 關聯,這樣我在每天 / 每周寫一些回顧時能很直觀地看到我過去的閱讀和想法,如上文就是我在閱讀 楓影 Justin Yan 的這篇「每個人每天都只有 24 小時,希望我的選擇真的是我的選擇」時在他的网站上使用 Readwise Chrome 插件做的一些高亮和筆記,自動同步到了 Logseq 中,並根據我的配置打上了一些 tag 與屬性。

Logseq 很適合做一些資訊整理和回顧,但當我要對某個領域 / 概念進行調研、閱讀書籍整理脈絡或是輸出一篇博客文章時就顯得稍稍有些單薄,它的資訊以 block 為單位散落在每一天的 Journal 中,通過雙向鏈接或是 tag 進行關聯跳轉,不方便進行一些直接的可視化關聯,也需要自己對在前期就對關鍵詞和 tag 做到足夠清晰,依然有一些心智負擔,所以這一部分我使用 Heptabase 來進行管理。

Heptabase 可以看作是一個功能完善的白板筆記工具, P.J. Wu 吳秉儒 有很多關於 Heptabase 的高質量介紹文章,可以閱讀了解一下。簡單來說,它主要分為以下三個層級:

  • Map
  • Whiteboard
  • Card

heptabase_map_overview

其中 Map 可以看作是我們 Second Brain 的整個空間,裡面可以裝各種白板,我建立了五個白板來作為第一層級 Tag。

heptabase_whiteboard_overview

卡片代表的是我們腦中的一個個想法或是一些獨立的資訊點,我們可以通過卡片與卡片的關聯,白板與卡片之間的層級來組織我們知識。

當我在寫 Foundry 智能合約開發框架的教程時,我首先把一些零散的知識點或是實踐中遇到的一些經驗、教訓以一個個白板平鋪在 Foundy 的白板上(其為 Projects - Blockchain - Smart Contract 下的第四級子白板),當某個知識點已經足夠多時,我會把白板之間再作一些 Section 分組、畫線關聯等。

其中它還提供了原生與 Readwise 的集成,可以在右側邊欄直接選擇 Readwise 中我們對某些文章、書籍的一些 highlights 與 notes 作為卡片直接引入到白板中,為它們建立一些關聯,很像我們人腦整理零散資訊或是頭腦風暴的過程,完美符合了我的需求。

heptabase_chiangmai_trip

我目前還會用它做一些旅行攻略,把從小紅書和其他人的攻略帖中的資訊點作為一個個 card 放在旅行規劃的白板中,然後再通過關聯和分組進行整理,很規整。

資訊輸出#

而我的輸出則主要包含以下幾個部分:

  1. 筆記 / 觀點 / 日常
  2. 長文
  3. 主題研究
  4. 資訊流

筆記 / 觀點 / 日常#

yu_twitter_profile

其中 Twitter 「pseudo_yu」是我最主要的無結構化的資訊輸出渠道,有時候是一些關於新技術的想法、關於工作的感受、與朋友相見的心情或是一張可愛的貓貓圖,都構成了我輸出,也對應著我輸入中那些隨機想法的快速產出。

其中,Twitter 上認識的朋友也給我帶來了很多溫暖。

長文#

yu_blog_homepage

而我最重要的輸出平台是個人博客「Pseudoyu」,目前周報是我的主要出口,偶爾也會有一些主題或專題性的關於技術或是效率工具的博文。

主題研究#

因為輸出一篇博文由於要考慮到受眾、言辭表述與完整性等,其實有一定的心智負擔,且周期較長,而我在進行特定領域的主題研究過程中大多把學習資料和一些 Demo 放在 GitHub 倉庫中或是 Logseq 的某個筆記角落,有時候時間久了就得要重新學習了。而我現在更多放在 Heptabase 的一個白板裡,能夠存放很多小的知識點並且在後續的創作中再進一步歸納和精煉,所以其實可以在初具框架後把這個白板共享出來,可以與更多人進行交流,也能對同樣在學習的朋友有所幫助。

資訊流輸出#

yu_telegram_channel_screenshot

我搭建了一個自己的 n8n 同步服務,採集我零散在各平台的資訊輸入輸出,並且還會將我對電影、書籍的觀後感以及自己其他一些所思所想發在自己的 Telegram 頻道「Yu's Life」裡。也關注了一些頻道和群組獲取一些資訊或是認識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偶爾會手動轉發,主要同步以下幾個平台:

  • Blog,現在更像是一種生活日誌。
  • YouTube,也是重度用戶了,看技術相關教程和數碼資訊比較多,偶爾也有很多好玩的內容。
  • Bilibili,主要保留了自己這麼多年一直在關注的一些博主,看旅拍比較多,只看動態不看首頁和熱門,之前倒是有自己經營帳號的計劃,暫時沒有什麼好的想法。
  • Pinboard,書籤和網站保存管理工具,才開始用幾個月就保存了很多重要的內容,重度依賴了。
  • Instapaper,管理稍後讀,主要是一些精品或是長文的保存。
  • GitHub,也是日常刷了,看一些好的項目,也用列表在管理 Star。
  • Spotify,在上述兩個音樂軟體聽到的好歌會在 Spotify 標註一下。
  • 豆瓣,記錄自己的書籍、劇集、電影、動漫和遊戲,也是重度使用了,也在嘗試每一個看過 / 玩過的作品都寫一下自己的評價。

數據備份#

雖然像是 Twitter、Telegram 已經是比較大的平台,但畢竟是中心化的產物,再加上最近的各種風波,對於自己這些資訊源的歸集總是不放心 Telegram 作為最終站,尤其是我常常在刪消息時差點誤點刪除全部(奇怪的交互體驗),所以資訊的同步導出部分也是很重要一環,我使用 Crossbell 生態下的 xLogxSync 服務進行我的博客與各平台資訊的鏈上備份。

xLog#

yu_xlog_profile

視覺效果和體驗感都不錯,且基於 Crossbell 地址能夠很方便地進行 follow 和評論,包含了 NFT 展示櫃、個人作品集等功能,這是我的 xLog 訪問地址,有興趣的朋友們也可以關注一下,不過目前出於定制化程度、各種歷史文章遷移路由問題、自己各項數據統計服務變動等考慮,還是更多作為一個同步分發渠道。

xSync#

yu_sync_profile

xSync 能夠同步 Twitter、Telegram Channel 等平台,不需要做任何侵入式改造就能把我的聚合頻道作再一次備份與存檔,後續可以通過 xChar 來查看自己的各項消息了,很完美的解決方案,這是我的 xChar 個人主頁: xChar,也可以通過 xFeed 查看我的資訊流。

總結#

it is probably a mistake, in the end, to ask software to improve our thinking.

Casey Newton 在最近的一篇「Why note-taking apps don’t make us smarter」中如是說。確實,這些系統或是工具軟體其實終究只能輔助我們進行資訊管理和輸出,並不能代替我們思考,但構建知識管理系統在取悅自己的同時,也能夠讓思考變得更加高效,悅己才能達人,從而產出更有價值的輸出。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